相信大家都對白川鄉合掌村不陌生, 這個常在明信片或旅遊宣傳素材裏出現的童話小村落, 因為古老又特殊的房屋造型, 讓人印象深刻,而700年的歷史和日本僅存特有的建築, 讓它被列為世界遺產.

通常大家看的都是冬天白色的合掌村, 這次我們夏天去朝聖, 看著大片油綠的田和山景, 還是很令人讚嘆它獨立山中的美.

P1070096.JPG

我們這次旅行以高山這個地方為基地, 高山到白川鄉坐巴士只要50分鐘. 我們把一整個下午留給白川, 令我們興奮的是, 本來上午在高山時還下雨, 沒想到等我們到了白川, 竟然天氣還不錯.  (只是沒想到,等我們回到高山,又下雨了了. 我們自嘲大概是高山的雨神吧.)

才下巴士, 馬上可以看到不遠處有座大吊橋, 看來那就是往村莊的方向, 但因為還沒吃午餐, 我們下車後忍住不看美景, 先填飽肚子再說.

DSC09041.JPG

我們直接選了下車處的餐廳用餐, 它的外面放了兩尊像人一樣大的飛驒娃娃, 像這樣四肢張開, 但沒有臉的娃娃, 是飛驒這區域的傳統代表物, 到處都看得到. 回台後上網查才知道原來這是"猴寶寶", 是以前當地飛驒婦女做給小孩玩,也有保佑小孩平安長大或婦女順利生產的引申意義.

DSC09047.JPG

DSC09287.JPG

進了店裏, 因為飛驒產牛, 牛肉遠近馳名, 所以也可以看到傳統娃娃改造成牛的樣子.

 DSC09050.JPG

手打蕎麥麵是這區的特產, 我本身就也愛吃蕎麥麵, 但過去都吃純正的涼麵, 把麵放進加了哇沙比的醬油碗裏, 想到還是流口水~~ 這家沒有這種, 於是我改叫了山菜涼麵, 裏面裝滿野菜. 很豊盛. 而醬油是直接倒進去混著吃. 其實也不錯, 只可惜我不愛吃的黏呼呼山藥泥破壞了它的口感.

DSC09059.JPG

吃飯就上路啦~, 我們要直接坐接駁巴士上到最高處的展望台. 再一路逛下來比較不累. 我喜歡巴士上四季的圖示, 春夏秋冬各具代表性, 一目了然, 那台灣呢?

DSC09037.JPG

在展望台鳥瞰, 更能感受為什麼它們離群而居, 能成為自成一格的美麗村落. 山成為自然屏障, 河流和平坦的田園, 讓他們自給自足.

DSC09098.JPG

 DSC09107.JPG 

往山下走去, 我們要進入村莊, 近距離體驗一下它的美. 合掌村指的就是像這樣"合掌"式建築聚集的村落. 像人一樣合掌的芧草屋頂建築,是為了要讓屋上積雪滑落以免壓垮房子, 現在還有100多棟保存著哦!

穿梭其中, 你會發現有乾淨的小水溝, 大片的田園, 戶戶都很重視家園美化, 除了冬天很美外, 我想, 等稻子黃了, 應該又是另一番美景吧.

 

DSC09161.JPG

DSC09191.JPG

DSC09122.JPG

DSC09206.JPG

DSC09214.JPG

DSC09224.JPG

DSC09187.JPG

近看芧草屋頂, 原來真的很厚呢, 我有偷偷摸了一下, 很硬很乾的芧草, 大多上面還會長綠綠的青苔, 據說每30年要換一次屋頂上的芧草, 到時會是全村要合力完成的大工程. 而且因為全為木造又有芧草, 要非常小心火苗, 家家都有灑水器, 回來看了資料才知道, 原來建造時故意要南北向, 這樣東西橫向的屋頂茅草才能日曬均勻, 真是佩服老祖先們的智慧.

 

P1070153.JPG

 DSC09175.JPG

DSC09182.JPG

當地的寺廟, 鐘樓屋頂也很特別, 是四方型的, 但仍保持當地的芧草屋頂特色.

P1070192.JPG

    DSC09216.JPG 

這角度好像台灣東部..

 DSC09134.JPG

村子裏有開始幾家大戶人家的老房子, 供人入內參觀, 我們選擇了和田家進去瞧瞧, 他們的房子非常挑高, 相對涼爽, 而且全為木造不用釘子, 最特別的是它的三樓, 也就是尖尖的屋頂內, 這樣的空間感, 對我們台式或中式建築來說, 真的非常少見吧.

DSC09156.JPG

這座大橋聯接村莊和巴士站及旅客中心, 記得去的當時, 台灣還沒水患, 還在缺水危機中, 看著豊沛的河水, 我們直說好羨慕哦..(現在不羨慕了...)

 

P1070065.JPG

垃圾車上的LOGO很有意思, "合" 字真的就長得像他們的房子..

  DSC09261.JPG

 DSC09251.JPG

我們一路逛回巴士站, 還有半小時車才來, 我們在河邊閒坐聊天, 在這樣的地方生活也不錯吧...不過, 已經開始有一點商業氣息了, 咖啡廳, 民宿, 開始散落其中, 希望它可以就這樣保持原有的純樸. 

DSC09282.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hch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